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,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。在中国粤语区红包被称为利市,是将金钱放置红色封套内做成的一种小礼物。随着社会的演进,红包的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。
关于压岁钱的起源,有很多说法,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。古时候,有一种小妖叫“祟”,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,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,接着头疼发热,变成傻子。因此,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,叫做“守祟”。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,视为心肝宝贝。到了年三十夜晚,他们怕“祟”来害孩子,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。孩子玩累了睡着了,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,夫妻俩不敢合眼。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,吹灭了灯火,“祟”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,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,吓得“祟”逃跑了。第二天,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“祟”的事告诉了大家,以后大家学着做,孩子就太平无事了。
因而,人们把这钱叫“压祟钱”,又因“祟”与“岁”谐音,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“压岁钱”了。当然,还有不少其他关于压岁钱的传说,大多大同小异:给孩子压岁钱用以贿赂或者驱散妖魔鬼怪,以期望保平安。
至于压岁钱的形式,古时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,置于床脚,此记载见于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以彩绳穿钱,编作龙形,置于床脚,谓之压岁钱”。另一种是最常见的,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。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,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,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。
从历史上来看,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。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,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。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,如“千秋万岁”、“天下太平”、“去殃除凶”等;背面铸有各种图案,如龙凤、龟蛇、双鱼、斗剑、星斗等。
到了宋元明清时,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。民国以后,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,其寓意为“长命百岁”,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,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,象征着“财源茂盛”、“一本万利”。货币改为钞票后,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,因为“联”与“连”谐音,预示着后代“连连发财”、“连连高升”。
新中国刚成立时,这会儿要是有福气能收到100块压岁钱,也就能买俩糖球,因那时的100块跟今天的1分差不多。五十年代币制改了以后,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、一毛地给——还得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。不过,那也“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”。
六十年代行情见涨,也就两毛五毛的,钱一到手,眼前就是小人书、小炮儿、大米花儿。七十年代拜年磕头的孩子,收个五块十块的压岁钱不成问题。八十年代钱多了,反而不太兴给压岁钱了——平时的零花钱把压岁钱给比下去了。
九十年代至今,孩子成稀罕物,身不动膀不摇地就能得个成百上千块——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,有的让爹妈代管了,有的存银行了,还有就是上网打游戏了。大多数家庭的“红包”基本就是将钱“转了一圈”,其实最后还是在父母手里。
除了给小孩晚辈,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,是由晚辈给老人的“岁”就是年岁,岁数,压岁,意在期盼老人长寿。
发展到如今,红包已经成为由压岁普及为一种习俗。因为红色象征好运,所以,每逢婚嫁、添丁、新宅、开工、生日等等......皆发红包。有喜当贺,理所当然。又如给喜娘、道士、僧尼、轿夫、吹鼓手、司机、小姐等人发个红包,过去叫作“花彩”,今天改名“小费”, 乃回馈他人辛劳,无可非议。
开工利是即开工红包,是广东、香港、台湾等地区的一种习俗。一般是在春节过后,企业重新开工的当天,所有员工及下属向企业主拜年,企业主向员工及下属派送红包,内装8元、18元等象征吉祥发财数目的纸币,以使得大家欢欢喜喜,热热闹闹,象征开工大吉,一团和气,生意兴隆。
本来红包往来纯粹出于真心诚意,绝无交易污垢。可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送礼的风气漫开,红包逐渐变味,从原先的庆贺压岁延伸到求助、感谢,范围从自家、亲友延伸到许多行业,送红包也渐渐有了“行情”,成为惯常使用的贪污手法。行贿的一方给予对方红包,以作为某种服务的报酬,授受中不但心照不宣,而且“论斤计量”、“按质议价”,这样的红包就有了贿赂的色彩,红包也赤裸裸抛开红纸袋面纱,大信封、牛皮纸袋、香烟筒、糕点盒等都成了异化的红包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“电子红包”与“网络红包”开始流行起来,最早是银行推出的送“电子红包”业务,这种红包根本不要跟对方见面,也无须争得对方的同意,送礼者就可以将大红包送到对方的账户里,而且没有实物让人看见,基本上做到了“天知,地知,你知,我知,其他人谁也不知”。如今,各大网络第三方平台和电商公司也纷纷推出“网络红包”,玩儿法也各不一样,已经成为一种新风俗。
到了现在,不但在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和香港这些地方,可以说整个东亚都有类似现象:在越南也有发利是红包的传统;在日本,家长会派“お年玉”给小孩,不过是采用白色封套包装,而且封套上会写上接受人的名字;在马来西亚,传统马来人会向友人派一种有金钱在内的绿色封套,而这普遍被认为是伊斯兰文化和红包文化的结合。
近些年,国内红包的“含金量”年年见长,发红包这一本来美好的春节传统习俗,如今却越来越成为人们逢年过节的人情重负。每逢五一、国庆、春节等大节日,结婚礼金、长辈晚班的压岁钱、人情送礼都让白领们直呼“伤不起”,过节已经名副其实变成了过“红包劫”。
西方国家在过节时候一般则以送礼为主,欧美人过节送礼大都不以“昂贵”取胜,而以“精心”著称。不在乎价格,而在于是否精心挑选。所送礼品涵盖围巾、领带、内衣、钱包、皮带、糖果、红酒、畅销书、电子玩具、咖啡具、微波炉碗、小工艺品、美容化妆品等,不一而足。但不管怎样,送礼重在表达一份心意,送上一份祝福。
近日,集五福、晒模糊照等电子红包新玩法成功刷爆社交平台,引发众多人参与。红包最初起源于压岁钱概念,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。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一些红包新玩法背后的商业意味明显,带来了不少质疑。红包的文化内涵在变质吗?
传统红包有特定文化内涵
传统春节红包起源于 “压岁钱” 的概念,定义为在除夕或农历初一期间,晚辈向长辈拜年,长辈赠予内附金钱的红包。
有研究显示,传统春节红包有其特定条件。红包的发放是单向的,即红包的发放者是长辈,而接收者通常是没有经济收入的小辈;红包发放和接收大部分是在家庭这一初级群体范围内进行的,即红包主要是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。
另外,传统红包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。红包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新年祝福和关怀,也体现了传统封建家庭的等级秩序和伦理观念。幼对长进行新年问候,表现 “尊长” 之意;长对幼以红包形式表示关爱,表现 “爱幼” 之情。传统大家庭中父慈子孝,长幼有序是理想之态,也是以和为贵的体现。
朋友圈突然一片“霾” 想看见照片必须发红包 图片来源:现代快报
红包新玩法吸眼球:集五福、晒模糊照
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,电子红包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。微博、微信、支付宝都有收发电子红包的功能。最近一段时间,支付宝和微信之前更是掀起了一场“红包大战”。
1月26日傍晚,微信首次公测“红包照片”。参与测试的用户,在朋友圈发布照片会自动显示成模糊版,朋友们如果想看清晰版,就必须发出一个现金红包,顺便可以评论点赞。一时间,朋友圈被模糊照片刷屏,蒙着毛玻璃的照片满天飞。
不少用户纷纷脑洞大开,抛出各种颇具亮点的“内涵图”、 “趣味照”,其中不乏全家福、童年照、身份证照等。甚至有人为吸引眼球,给照片配上了有色情暗示的文案。网友们边吐槽边玩耍,短时间内掀起了一场网络狂欢。
几天后,支付宝吹响春晚红包前奏,推出 “福卡”新玩法,“集齐5福平分2亿元”。5福包括“富强福”、“和谐福”、“友善福”、“爱国福”和“敬业福”。具体方法是:用户新添加10个支付宝好友,随机获得三张福卡,这三张福卡可能是同一种,也可能分属不同种类。缺少的福卡,则可以通过好友求转增、交换等方式收集到。而只有集齐5福,才有机会平分春晚2.15亿现金。
在红包的巨大诱惑下,人们纷纷投身到集福活动中,加好友,求赐福,甚至专门建群进行交换,网上还出现了售卖福卡的情况。一时间,“集五福”活动霸占社交平台,引发巨大关注。
电子红包背后商业意味明显
不过,这样的创意红包玩法也遭到了不少吐槽。有人指出,这是“微信”和“支付宝”之间的商业大战,充满噱头的商业推广,最后还是为了抢占市场,赚老百姓的钱。
同样具有电子红包功能的还有微博。不过与微信和支付宝相比,微博红包最近显得低调很多。微信是一个社交软件,社交功能强大,微信红包也具有很多社交的意味。支付宝是较为单纯的支付软件,它推出的红包也较多局限在消费支付领域。微博虽然是社交软件,但红包游戏多是明星、大V为了吸引、犒劳粉丝在使用,普通人用得少。当然,这三大平台的红包都可以被商家用来做商业营销。
但是,此番“集五福”的活动,需要在支付宝先加10个好友才能参与,这可以看做支付宝在拓展自己的社交功能。支付宝本来就有自己的“生活圈”,只不过网友在日常生活中更习惯使用“朋友圈”来分享交流。“集五福”过后,拓展了社交功能的支付宝,能不能吸引更多的黏着用户呢?这背后的商业意味十分明显。
电子红包更便捷、功能性扩大
有研究称,在互联网时代,电子红包应运而生,并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方式走向互动性、趣味性。与传统红包相比,电子红包由于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更加便捷,同时在 “抢” 与做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,打破了传统红包长辈对晚辈的单向性,也扩大了发红包的规模。电子红包成本低、效率高,具有更多功能性。
红包的外延扩大后,它的商业价值更多地显现出来,不免成为商家营销的手段。但也要看到,它仍旧保留了一定的传统文化意义,如喜庆、祝福、好财运等。而这些,也许才是红包文化的核心所在。
更多奥兰多房源咨询:
1.拨打电话:
美国1-407-405-3140
中国13699289903
2.微信直接留言:
请尽量详细阐述您的需求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
3.登录我们的网站:
http://www.mymultichoice.com
4.发送E-MAIL:
mymultichoice@gmail.com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...
【订阅我们】点击右上角...→关注公众账号,或在添加朋友处输入账号:mymultichoice
【分享或收藏】点击右上角...
【查看新房推荐】关注本账号后,回复“新房推荐”
MULTI-CHOICE REALTY, LLC是您首选的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房地产中介(经纪)公司,我们致力于向国内高端投资人士提供专业、客观、有效的美国房地产投资咨询以及房地产出租、房地产物业管理等一系列服务,做最值得您信赖的美国房地产服务专家。
微信号:mymultichoice
经纪人微信号:js4074053140
经纪人微信号:lixiao534347
了解更多户型结果及价格,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↓↓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