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长租社区
短租社区
二手房源
物业管理
购买步骤
关于奥兰多
最新资讯
常见问题
业主登陆
首页 > 最新资讯 > 【分享】美国顶级私立学校培养孩子社交技能的3个小方法
【分享】美国顶级私立学校培养孩子社交技能的3个小方法
发布时间:2017-03-13 11:55:26


  上周,我跟美国这边的好友约好,去参观我们当地一所非常有名的私立学校。一般来说,这种学校都比较贵,固定的学费不说,还会有各种活动和捐赠开销。一年算下来,估计怎么着也得四万多美元(折合成人民币大约30万)。

  不仅如此,越是优秀的私立学校,名额越是紧俏。很多家长为了先到先得,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被送了进来(在美国,大部分私立名校都有自己的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以及高中部)。因为到了高年级,名额几乎饱和,要想进来,要么等着就读的学生转学,要么烧高香盼着学校扩招。

  好吧,我想了想银行卡的存款,又看了看逃逃所在年级的招生名额,决定还是一心一意把这次参观当成观摩学习好了,看看这所名校到底牛在哪儿。

  我主要走访了幼儿园和小学部。要说学校的教学条件,和我之前分享过的美国东海岸Cambridge和西海岸硅谷的那些名校差不多,在这里就不多说了。但最近一圈名校走下来,我倒是Get到了一个关键且相通的点——它们对孩子的自信培养都极其重视,无一例外!

  社交技能学习让孩子更自信

  在来美国之前,美国孩子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比较能说,在大人面前也不拘谨。后来到了美国,接触多了才发现不只是这么简单,他们能说会道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有足够的自信,而这自信,又跟他们从小培养的社交技能有关。

  在我上周参观的这所学校,学前班的一位老师Penry就跟我介绍说,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他们的主要教学任务,对于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来说,自信心的建立甚至比具体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。所以,他们有一门叫Social Studies(社交学习)课程,来专门培养孩子的自信。

  大家可能会有点奇怪——我们平常讨论孩子的社交能力,都是说孩子是不是擅长与人相处、是不是足够独立、能不能承担责任等,自信跟社交又是怎么回事呢?

  Penry老师的解释我认为特别到位,她说:首先,自信是对自我的肯定,是孩子有自我认知能力的表现;其次,自信能帮助孩子控制以及协调自己的情绪,让他愿意向外展示自己,并懂得如何与人相处。

  也就是说,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中,自信是一种内在的原动力。

  其实在我看来,孩子自信与社交能力的关系也是一个良性正循环。自信能让孩子更愿意站出来与人交流,而交流所产生的正向沟通反馈,又会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自信,让下次交流变得更加轻松。

  举个简单的例子:一个孩子看见别的孩子在玩皮球,他也想玩,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,可能上来直接就抢,结果弄得自己和别人都不愉快。表面看起来是没礼貌,其实是因为他不懂得社交,对自己的想法和请求没有自信,所以只好抢。但当他学会了一些社交技巧后,他就会懂得用语言去沟通,会想办法让自己的请求变得合理,对对方的回应会有所预估,甚至也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……而一旦经过几次有效的沟通后,他就会变得自信,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会倾向于用这种方式去沟通。

  3个跟自信有关的社交技能小练习

  连续参观了好几间学前班的教室,发现他们教室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张贴海报。我一边看,一边听Penry老师介绍他们平时是怎么教授孩子社交技能、怎么让孩子从中获得自信的。其中有几个方法特别有意思,我觉得咱们中国家长也可以收藏着,在家和孩子练习。

  【1】非语言交流:Eye Contact(眼神接触),自信地注视。

  眼神接触的示意图

  上面这个图就是让孩子知道,我们说话的时候,要确定对方是否正在看着自己,如果彼此眼神接触了,那就意味着对方已经做好准备听我说话了。这是培养孩子对自己所说的话感到自信的一种方式。

  同时,老师还分享了一个眼神接触的游戏,叫做Staring Contest(注视比赛)。

  这个游戏逃逃以前跟我玩过,两个人面对面坐着,互相盯着对方的眼睛,谁先眨眼就算输。我们每次都玩得很开心,当时我还以为是小孩子一时兴起,原来还有这一层原因。其实,这也让我相信,美国的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有一套标准的。

  Staring Contest这个游戏,家长们可以在家和孩子试一试,让孩子感受到,坚定地注视着别人的眼睛,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,让孩子在今后的表达和交谈中更加自信。(温暖提示:交谈中的注视可不是像游戏里那样死盯或者死瞪哦~~~)

  【2】语言交流:Message(信息)的训练,自信地表达。

  在美国,你会发现,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状况,老美们在语言上的反应都是特别快的,而且用语用句或多或少都有些相似。在美国待久了,我慢慢观察到,对于一些日常交流用语,他们还真是有模板可以套用。

  下图就是我在他们教室里看到的众多语素图中的一种。

  孩子在人际交往时常用的基本语素

  I Messages-Asking For Change,当别人打扰到你并让你感到不舒服时,可以说:

  我感觉(不舒服,不开心)……

  当你(做什么的时候)……

  你能不能(不这样,或者换种方式)……

  然后我(们)会(都会开心)……

  Response-Active Listening,当你打扰到了别人,对方给你提出意见时,你可以这样回应:

  听起来你(不开心,不舒服)……

  因为(做了什么,打扰到你了)……

  下次我会(怎么改变)……

  然后我(就会)……

  老师会让孩子们熟悉这些语素,然后设定不同的场景,让他们变换着反复练习。当孩子能将这些语素脱口而出时,就会很自然也很自信地发起或应对这些对话了。

  Penry老师举了一个最常见的例子:当一群小朋友正在玩耍时,你要怎么加入呢,用什么样的话,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呢?老师随手翻开教室里阅读架上的一本绘本,叫做《Join in and play》(加入游戏),里面就有不少实例:

  你可以提个问题“套近乎” (What are you doing? 你正在做什么呢?)

  

  对别人的作品/正在进行的活动给出友好的评价(It looks cool!看起来好棒!)

  

  还可以直接表达(Can I play? 我可以玩吗?)

  

  绘本最后还总结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语素练习:

  当你想加入一起玩时,可以说:

  May I play with you?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?

  What are you doing? 你在做什么呢?

  Can I have a turn? 我可不可以跟你轮流玩啊?

  That looks like fun. 这看起来很有趣啊。

  Can I use that when you’re done? 你玩完之后我可以玩吗?

  当你正在玩而其他小朋友想玩时,可以说:

  Do you want a turn? 你想和我轮流玩吗?

  Would you like to play with this now? 你现在想玩这个吗?

  What you want to play? 你想玩什么呢?

  You can go first. 你先来吧。

  Do you want to play with me? 你想不想跟我一起玩啊?

  咋一看怎么觉得像在背公式(我们小时候背诵的是九九乘法表),所以说老美的社交也是有套路的。当孩子掌握得非常熟练,把这些句子都练得张口就来时,便能自如、自信地发出自己的请求或邀请,从而快速打开社交通道了。

  【3】同理心:用Venn图(维恩图)培养双赢思维,自信地分析

  Venn图是美国老师常常用来教小朋友分析事物异同的小工具,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,也能在对比中加强孩子对事物的了解和熟悉程度。

  在很多练习当中,孩子们也用Venn图来分析小朋友之间的异同,比如外貌特点,性格脾气,喜好特长等等。

  

美国孩子做的Venn图练习,

看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有什么异同

  除此之外,Venn图还能在孩子们进行合作时起到神奇的效果。课堂中通常会有很多活动,需要两个孩子或者两个团队一起合作, 这时老师就会让孩子用这样的Venn双赢图,分析出自己想要什么,对方想要什么,共同想要的又是什么。

  

Venn图双赢示意图

  当孩子们对自己和合作的小伙伴有了充分了解后,不仅能找到彼此的共同之处,也会更加容易地包容别人的不同,这样,沟通就会变得顺畅了,孩子们对自己的合作能力也就变得自信满满了。

  老师举了个例子,是一位妈妈跟她说过的小故事:有一次,孩子想去吃披萨,妈妈一开始没有答应,孩子就拿出张白纸刷刷刷地画了个Venn双赢分析图,其中一个圈表示他自己想吃披萨,另一个圈表示妈妈工作了一天很累想休息,所以“双赢区”就是打电话叫披萨外卖。看到孩子有板有眼儿地分析,妈妈就欣然答应了。

  看,和孩子在家多做这种小练习,说不准就能造就一位自信满满的谈判专家呢!

/ END /


  美国,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,孩子会花大量的时间学习Social Skills(社交技巧)。而等孩子长大点,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些社交技巧的学习才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课程。

 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美国课堂上一些社交技巧是怎么教给学生的。

  1、协议规则的建立(Rules)

  

  其实美国的老师更喜欢把这些规则称为:Essential Agreements(协议),因为这些协议不是我告诉你要怎么做,是我们共同商量,都同意要遵守的一种契约。

  等协议确定后,孩子会在上面签字或者按手印,然后我们会一起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,随时提醒大家。老师有时候会故意做出一些违反协议的行为,小朋友也会很积极地去纠正老师哦。

  2、分享的快乐

  

  分享东西最大的矛盾往往是多个人同时想要同样的东西。这时候你可以教孩子一些方法,和刚刚提到的建立协议一样,你也可以问孩子怎么办。通常他们想出的办法会有这几种,

  其实我也可以玩别的,我不介意先给别人玩,那我先让给别人;

  我和别人同时都非常想玩,我们石头剪刀布猜拳决定:

  我们之间谁先来的就先玩5分钟,然后交换。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分享之后,我们会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,讨论的是三方的感受—— 旁观者,分享的人,和被分享的人。

  3、合作的意义

  

  1. 不同就是错误吗?

  锻炼他们的包容性思维,比如,我喜欢吃橘子,你不喜欢吃橘子。我没有错,你也没有错。就像这个问题一样,很多问题都是你没有错,我也没有错,我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,鼓励小朋友先听,然后发表中肯的意见。

  2. 那为什么要合作呢?

  因为两个人的想法往往会比一个人的更精彩。有一个小游戏可以玩。

  拿一张白纸,几个孩子不要商量,轮流往白纸上画东西他觉得可以跟前面联系上的东西。比如,第一个孩子画了一棵树,第二个孩子画了一只鸟,第三个孩子画了一条龙… 最后根据白纸上的画,大家一起来编一个故事。当然最后的故事往往是有趣而疯狂的,在孩子们哈哈大笑的同时,不要忘了提醒他们这个画和这个故事是大家合作才能想出来的哦~

  3. 最后一个问题,怎么合作?

  我们会用两种手势教孩子,

  

  Combine your ideas. 结合大家的想法。

  

  Build on each other’s ideas. 借鉴别人的想法并变得更好。

  4、发泄的重要性

  

  大人需不需要发泄?需要!

  小朋友需不需要发泄?也需要!

  大人可能可以控制自己发泄的时间地点,可对小朋友来说可能就难了。哭,生气,过于兴奋和激动,这些情绪都是分分钟可能发生在小朋友身上的。千万不要急于停止他们,孩子们也有权利和必要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啊。

  在美国教室里(我们也推荐家长在自己家里)都会有一张Calm Down Chair(冷静椅子),

  

  在介绍这张椅子的时候要跟孩子讲清楚,这不是惩罚(很多孩子会担心这是惩罚),老师在需要发泄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些椅子。当你觉得有需要的时候,即使老师没叫你去,你也可以自己去,只是在冷静椅子的旁边我们会放上一些工具帮助孩子冷静:

  压力球

  让孩子释放情绪。

  

  白纸和笔

  写或者画出你的情绪。

  

  毛绒玩具

  如果你不想和人说话,可以试着先和不会说话的玩具聊一会。

  

  当你冷静一些,自己决定还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回到正在进行的活动,一般有1到5分钟的选择。

  

  当然,这些发泄工具都是共性的,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添加或减少一些合适的工具。

  最重要的是,等这段情绪过去后,一定要找时间跟孩子聊一聊刚刚发生了什么。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情绪。对孩子的情绪要表示理解,并帮他想一想下一次发生同样的事情,我们可以怎样处理以避免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。


更多奥兰多房源咨询:

1.拨打电话:

美国1-407-405-3140

中国13699289903

2.微信直接留言:

请尽量详细阐述您的需求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

3.登录我们的网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