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长租社区
短租社区
二手房源
物业管理
购买步骤
关于奥兰多
最新资讯
常见问题
业主登陆
首页 > 最新资讯 > 【分享】补好这三门课再把孩子送出国,使他们远离校园霸凌
【分享】补好这三门课再把孩子送出国,使他们远离校园霸凌
发布时间:2017-03-20 11:48:24

  这段时间,一篇《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,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》在网上广泛传播,再次将校园霸凌现象重新带回到了大众的视野里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。

  校园霸凌——这是一个所有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不得不面对的问题,也是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。打开网站,输入校园霸凌几个字,一大波视频浮现在眼前:围殴打骂、狂扇耳光、强吞秽物……每一段视频都触目惊心。

  据统计,2014年至2015年,媒体曝光的校园霸凌事件共43起。发生地既有大型城市北京、上海,也有欠发达的青海、广西、云南,从东北辽宁到南端省份海南都有发生。 据浙江大学《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》调查则显示,49%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,87%的人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。

  近年来,性质恶劣的校园霸凌事件频繁在网络上曝光,如何制止校园霸凌,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。

  下面,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面对与预防校园霸凌。

  

  什么是校园霸凌

  校园霸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,多发生在中小学。比如:对受害者的直接攻击,包括拳打脚踢、掌掴拍打,敲诈、强索金钱或物品等等。欺负同学会对同学造成心理阴影,影响健康,甚至影响人格发展。

  校园霸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,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。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;有时是集体欺负一人。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,而是受害者怕事,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。

  校园霸凌也不仅仅包括肉体上的折磨,还包括了区别对待的软暴力。比如: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与喝骂、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等等。较之前者,软暴力对孩子自尊心和性格的伤害会更大。

  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

  学校本应是最阳光、最安全的地方,但是当种种霸凌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、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时,我们不禁要问,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