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假期,中国民众来美旅游都会达到一波波的高潮。除了传统跟团游,越来越多中国观光客偏爱弹性较高的自助游。其中,以探亲访友形式自由行的游客越来越多。
很多旅居美国的华人马不停蹄地尽地主之谊接待亲朋好友后,抱怨称,接待远道而来的亲友,不是乐,而是累。一些华人感觉力不从心,更有人表示吃力不讨好被中国来的朋友埋怨。
近日,洛杉矶华人论坛上一篇题为《接待国内亲友团5位“姑奶奶” 在美华人叫苦不迭》的帖子火了。一位在美华人吐
接待中国亲友团,让大家累觉不爱……帖子中提到的这5位“姑奶奶”,是发帖者妻子曾经的同事和同学,据这位网友介绍,她们经济条件都不错。自去年10月起,她们频繁联系自己的妻子,想让他们负责游玩接待。为了尽地主之谊,他和妻子把人接到自己家,还悉心为她们规划了旅游路线。
但她们对这位网友规划的旅游路线不感兴趣,只是开着他家的车买买买,并集体住在家里。每天洗澡三个小时,不料把车刮了,还弄了个全责,但在得知有保险后,就不再过问,离开的时候,只是留下一句:“等你们下次回国,我们好好招待!”
类似这样的事情,在旅美华人的生活里,可以说是“共情”了。现在美国签证放松了,前来美国的友人越来越多,都要接待、请吃饭,实在让人受不了。
华人来自中国,鉴于中国人“好面子”的传统风气,招待费用上,大家还是“下血本”的。在美国赚普通工薪的人,也能开汽车、住house。不过是基本的生活,却被中国亲友视作“发了大财”,如果你不整得排场点,就会被认为“小气”。
所以,就出现了,“当朋友来到时,为了保住面子不得不带朋友去那些自己从来不会去的高档餐厅吃饭”。
如今在中国,很多朋友都很有钱,高消费对他们来说变得很自然。能来美国旅游的往往也是这些有钱人,习惯高消费的他们,来这里甚至会觉得什么都很便宜,吃饭要点龙虾、鲍鱼、和牛,娱乐
牌店,虽然有时朋友会自己买单,但地主之谊也总要尽,面子保住了,荷包却缩水了。接待亲友除金钱的付出,还要搭上时间和精力。朋友来了总要陪一陪,只能请假陪他们。要知道美国的假期很有限,有时候都不够用来陪家人。
有的华人接待中国亲友,做全程地陪,最累的一天只睡三小时,直呼“简直比上班累一万倍!”
“翻译、吃住、机场接送、附近旅游、逛街得全包,在外面吃饭买单,附近地方旅游门票都是我掏钱”一位洛杉矶华人不堪重负地抱怨道。他的亲戚怕“找旅行社会被宰”,指名要去迪士尼、环球影城、圣地亚哥海洋公园、赌城这些著名景点和outlets购物。
家住圣盖博谷西区的华人主妇王太太也抱怨称,“近年中国大陆来美产子风气日盛,后来有喜的小姑子也提出要来南加产子,透过中国中介取得旅游观光签证后,“就要先来看这里月子中心环境,兼带旅游购物,要我们给安排。”
小姑来美后,吃住全在王太太家,王太太每天除了接送两个孩子,其它时间就花在开车带小姑子把圣谷地区十几家月子中心看个遍,或者带到各处outlets、商场购物。“到稍远点的outlets去购物,下午总是来不及赶回家接孩子放学,只能找朋友帮忙接”,虽然诸多不便,但碍于小姑子难得来一趟,也不好意思多抱怨,“还要提心吊胆照顾她,生怕出什么事,这个责任可担当不起”。
王太太说,小姑子“来的时候什么也没带,婆婆让她帮我们带的土特产、茶叶都没给我们带来,走的时候却带了两大箱名牌衣服鞋包”,在王太太家中还留了两箱趁打折时囤积的婴儿用品,称“下回来生孩子就可以用了”,“我一想到还有下回,头都开始大了”。
即使成为贴钱贴时间的“地陪”,华人也不一定能换来感恩。
有人在华文网站吐槽说,20年前中国人出国旅游的还不多,能出国的人也会有一种谦卑和感恩之心。但随着中国人越来越有钱,见的世面越来越多,有些人的心理便渐渐膨胀了,反而觉得国外的朋友出手不够大方,国外的设施不够高档,弄得接待的朋友费力不讨好。
一位有着20多年西方工作和生活经验的认知心理学家、教育咨询专家,将华人移民在亲友接待上的困惑,上升到了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的高度。她提到,虽然华人移民接待亲朋的各种感受不一而足,呈现出的其实是面子或人情与现实之间的冲突。中国人好面子的文化,往往成为真正交流与沟通的障碍,许多该说的话却说不出口。
破解困局的方法,只能是基于尊重的理解与沟通。在咨讯发达的今天,中国人更多地了解些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才是正道。
在西方文化中,大家注重对彼此空间的尊重,更尊重对方的价值观。比如吃饭,西方人很多时候是自付自
薪假期这样大的人情。还有,中国社会是讲人情、讲关系,西方是讲理讲法。在美国必须要有很强的法治观念。如果朋友住在你家中,无论是意外受伤,甚至出现食物中毒现象,主人都要负责。因此请朋友来家居住,不单是麻烦不麻烦的问题,主人还可能会负上法律责任。
虽然中国是讲究“人情”的社会,但大家也不应该为“人情”所累。出国游玩的朋友们,要“自觉注意分寸”,采取行动之前,换位思考一下。国外和国内有文化差异,自己这样做合适吗?自己的要求是不是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或困扰?如果是自己,愿意接受别人这样的要求吗?
当然,华人朋友们,也不要“死要面子活受罪”。如果是关系很近的亲友,大家都相知甚多,交流起来相对也比较随意;但对于一般关系的朋友,如果对方提出不合理要求,要学会适当拒绝;也可以采取迂回策略,建议对方报团旅游,以减轻自身接待负担。
美国人的亲戚观念
在美国生活久了,发现美国人的亲戚观念和我们华裔有很大的差别。《增广贤文》有言:“美不美,乡中水;亲不亲,故乡人。”华人移民来到国外,同乡已是亲人,亲戚有血缘关系,自然是亲上加亲。因此,华人的亲戚之间经常来往,除了中国传统节日相互探访外,周末或假期也多一起参与各种活动,藉以加强双方的联系。
可是美国人的亲戚感情十分淡薄。一位住在我们隔邻的白人老太太,她有五个兄弟姊妹,由此引申而来的大小亲戚四五十人。有一年,她九十岁生日,通知所有的大小亲戚前来聚会,希望增加欢乐的气氛。岂知到了那天,来的人数只有十余个,场面冷清不在话,有的甚至提出另有约会而中途告别了,让老太太的生日会暗淡无光。
美国人小小便培养独立意识,长大后不会依靠父母,父母子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。至于亲戚,自然也只是泛泛之交。不少富裕家庭并觉得亲戚带来麻烦,或借钱,或住宿,干扰宁静生活。总之,避免交往的并不罕见。其它左邻右舍居民,大家见面打个招呼,已算是尽到礼仪。
朋友L君有一位外甥女,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,大学毕业,思想行为早已西化,五十岁仍是单身,近年做地产生意赚了大钱,购有五间房屋。身为舅父的L君问她﹕“你买这么多房屋,将来准备交给谁?能不能给舅父一点栖身的地方?”得到的答复出人意表:“你没有理由接受我的房屋,将来我全部赠送给教会。”按中国血缘传统,舅父是第一亲戚,但受美国教育的华人后代对此不予认同。
美国人在金钱上非常务实,不论是亲戚或朋友,付出劳动便要取得报酬,求助别人便当给以一定的回报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。因此,搭乘亲戚的汽车要付汽油费,使用亲戚的电话要交电话费,甚至父母到儿女家休假小住也需交伙食费等等,这些事在华人亲戚之间很少发生。
至于对亲戚的称呼,美国人非常简单,伯父、叔父、舅父、姑丈等长辈,一律称为Uncle,有的更直呼姓名,在华人看来,是对长者不够尊重。但我们今天生活在美国,要适应环境,入乡随俗,一切也只能顺其自然了。
END
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
更多奥兰多房源咨询:
1.拨打电话:
美国1-407-405-3140
中国13699289903
2.微信直接留言:
请尽量详细阐述您的需求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
3.登录我们的网站:
http://www.mymultichoice.com
4.发送E-MAIL:
mymultichoice@gmail.com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...
【订阅我们】点击右上角...→关注公众账号,或在添加朋友处输入账号:mymultichoice
【分享或收藏】点击右上角...
【查看新房推荐】关注本账号后,回复“新房推荐”
MULTI-CHOICE REALTY, LLC是您首选的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房地产中介(经纪)公司,我们致力于向国内高端投资人士提供专业、客观、有效的美国房地产投资咨询以及房地产出租、房地产物业管理等一系列服务,做最值得您信赖的美国房地产服务专家。
微信号:mymultichoice
经纪人微信号:js4074053140
经纪人微信号:lixiao534347
了解更多户型结果及价格,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↓↓↓